|
|
|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|
|
|
|
Home >> 福清人物 >> 近代人物传 >> 陈炳奎 |
|
|
|
|
陈炳奎(1907^-1937)原名祖进,别名绍南、绍光、陈珊,福清阳下镇涤头村人。生子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。民国17年-(1928年)考入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。在学期间,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入党后,与何文成等发动福清籍同学参加党的外围组织“反帝大同盟”,并创办《融声报》,大造革命舆论。民国20年夏,考进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,一年后,•转到上海持志大学。在沪期间,因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,受到国民党当局通缉,不得不辍学回乡,继续从事革命活动。民国21年秋,任中共福清特支委员。!翌年11月,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,炳奎与余长饿在福清县城组织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,支持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抗‘日反蒋的政治主张。随后,在北西亭、海口一带创办夜校,宣传抗日救国道理。 民国23年春,中共福清县委成立,炳奎任县委委员,与余长饿二起,在北西亭一带进行抗日反蒋活动。同年6月,同县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组织并参加了南西亭武装暴动。接着,又准备在北西亭暴动。民国24年5月,任中共福清县委书记。与陈金来一起积极发动群众,支持配合闽中游击支队(后改称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)开辟罗汉里革命根据地,开展三年游击战争。 民国26年初,抗日救国会福清工作委员会成立,炳奎任福清工委秘书,日夜奔波于闽中各地,开展抗日救亡工作。2月22日,由于叛徒出卖,在福清南西亭附近的路下材被国民党特务逮捕。在狱中,国民党特务对炳奎软硬兼施,妄图逼其就范。而他坚贞不屈,大义凛然,使敌人毫无所得。同年6月23日,在福州鸡角弄刑场上,与战友们一起英勇就义。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