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>
|
|
|
|
|
Home >> 福清人物 >> 近代人物传 >> 魏忠义 |
|
|
|
|
魏忠义< 1942 ^-1967 )民国31年(1942年)3月出生于福清三山镇王满村一个贫农家庭。因家贫,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。1960年,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,1962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 忠义入伍后,连续三年被评为“五好”战士,参加农村“四清”工作队时,被评为“五好”队员,是福建前线部队某部三连三排排长。 1967年5月23日,他奉命执行支左军训任务,率领九龙江河道疏浚工程处民兵营的民兵,到野外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。训练中,突然发生一个意外险情,民兵承官大掷弹失手,把引爆的手榴弹掉在掩体右侧仅1. 7米处。承官大慌了手脚,竟跃出掩体往左边山坡上跑,整体身体暴露在手榴弹有效的火力杀伤圈内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忠义不顾个人安危,毫不犹豫地从掩体左侧跃起,急转身,猛一伸手,把承官大绊倒,接着以自己的身体去掩护他。刹那间,手榴弹爆炸了,忠义昏倒在血泊中,承官大却安然无恙。弹片击中忠义的后脑、颈部和背部,昏迷不醒。经医院连续58小时的抢救,终因伤势过重,救治无效而于5月25日光荣牺牲,时年仅25岁。 龙海县军民举行了有3万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,并征得部队和家属的同意,将忠义遗体安葬于龙海县石码镇附近的紫云山。 为表彰魏忠义的英雄事迹,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一军追记魏忠义烈士为一等功臣,原福州军区授予“支左爱民模范”的光荣称号,并发出“开展学习魏忠义活动”的通知。
|
|
|
|
|
|
|